來青海旅游,最具吸引力的還是青海湖、茶卡鹽湖、察爾汗鹽湖以及這兩年熱度非常高的翡翠湖。實際上,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——咸水湖。
青海的柴達木盆地被譽為“聚寶盆”,鹽資源之豐富令人驚嘆。位于柴達木盆地的格爾木市鹽湖資源儲量大、分布廣、品種多,探明的資源儲量達600多億噸,其中鉀鎂鋰總儲量居中國首位,坐擁中國最大察爾汗鹽湖鉀鎂礦床,享有“中國鹽湖城”美譽。
提及鹽湖,不得不說一種罕見的寶貝,其價值堪比黃金,那就是鹵蟲——一種生活于高鹽度水域的小型甲殼動物,其卵初孵幼體,是魚、蝦等水產養殖品種育苗的開口餌料,上世紀八九十年代,鹵蟲捕撈和黃金開采處于同等地位。近年來,隨著生態環境保護力度的加大,鹵蟲捕撈已被禁止。
隨著新能源產業的興起,以電動汽車為代表的鋰電池風起云涌,鋰資源的需求量猛增,青海成為最大的鹽湖提鋰基地。
不過,今天我們想說的并不是鹽湖資源的開發,而是青海的鹽湖風光。
在格爾木的察爾汗鹽湖,有著一座舉世罕見的橋,也是柴達木盆地的一大奇觀,那就是察爾汗萬丈鹽橋。所謂萬丈鹽橋,是一條修筑在鹽湖之上的用鹽鋪成的寬闊大道,它既無橋墩,又無欄桿,整個路面平整光滑,坦蕩如砥,看上去,幾乎同城市里的柏油馬路并無兩樣。有趣的是,萬丈鹽橋由于路面過于光滑,汽車開得太快就會打滑翻車,所以橋頭的木牌上限定最高時速不得超過每小時80公里。鹽橋的養護方法也十分奇特。平時,一旦路面出現坑凹,養路工人從附近的鹽蓋上砸一些鹽粒,然后到路邊挖好的鹽水坑里滔一勺濃濃的鹵水,往上一澆,鹽粒很快融化,并凝結在路面上,坑凹處便完好如初。
萬丈鹽橋路面光滑平坦,兩側湖光山色相映,景致很美,堪稱舉世無雙。玉帶似的鹽橋,旁無護欄,下無橋墩,更無流水。整個路面平滑光潔,坦蕩筆直,鹽橋將鹽湖從中間劈成兩半,使人驚嘆不已,不得不臣服于人類的聰明和智慧。
察爾汗鹽湖東西長160多公里,南北寬20公里至40公里,鹽層厚約為2米至20米,面積5800平方公里,湖中儲藏著500億噸以上的氯化鈉,可供全世界60億人口食用1000年,如果用這些鹽全部鋪成路,可以從地球鋪到月球。察爾汗鹽湖風光旖旎,湖里的鹽花或形如珍珠、珊瑚,或狀若亭臺樓閣,或像飛禽走獸,一叢叢,一片片,一簇簇地立于鹽湖中,把鹽湖裝點得美若仙境。
察爾汗鹽湖是世界第二大鹽湖,湖中有好幾個奇特的湖中套湖,一環套一環,形成世界上罕見的“湖中湖”,近年來開發的夢幻鹽湖景區宛如仙境,非常值得一看。
大柴旦的翡翠湖也是鹽湖留下的一顆珍珠,湖水平靜,遠觀或鳥瞰,就像一顆翡翠般鑲嵌在大地上,非常令人震撼。
說起鹽,就不得不提及茶卡鹽湖。歷史上,因為品質上乘,青海盛產的大青鹽一度作為貢品源源不斷流進皇家宮廷,而茶卡鹽湖就是大青鹽的產地。
茶卡鹽湖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州烏蘭縣茶卡鎮。鹽湖平均海拔3059米,湖面面積154平方千米,景區面積30平方千米。鹽湖四周雪山環繞,平靜的湖面像鏡子一樣,反射著美麗的令人陶醉的天空景色,所以被譽為“中國的天空之鏡”。置身于鹽的世界,漫步湖面如行走云端之上,水映天,天接地,人在湖間走,宛如畫中游。
茶卡鹽湖一年四季美景連連,春日里低懸于天際的白云落在湖水里,分不清是鹽更白還是云更白;夏季碧波蕩漾的湖水翡翠一般綠的沁人心扉;秋天干涸的湖面冰清玉潔,平坦無垠;冬天的蒼涼荒蕪更具挑戰。茶卡鹽湖還因盛產大青鹽馳名,成為中國首家綠色食用鹽生產基地,被國家旅游地理雜志評為“人一生要去的55個地方”之一,成為大美青海的又一張亮麗金名片。
青海湖也是咸水湖,既是中國最大的內陸湖泊,也是中國最大的咸水湖,青海省也是由此而得名,可見其重要性和美譽度。青海湖地處高原,在7、8月份日平均氣溫也只有15度左右,此時也是青海湖最美之時,環湖千畝油菜花競相綻放,碧波萬頃的湛藍外圍散布著金燦燦的亮黃,高山牧場的野花五彩繽紛,如綢似錦,數不盡的牛羊膘肥體壯,點綴其間,令人陶醉。
在青海“南大門”的玉樹囊謙,也有一個神秘所在,那就是白扎古鹽場,不過這里出產的是罕見的紅鹽,具有滲透性強的特性,加熱后能將熱溫滲透進體內,加入中藥還可使有效成分緩緩滲入人體內,用紅鹽制成的熱敷袋具有祛濕、生肌、溫經、散寒的功效。如今,白扎古鹽場所在地的白扎村和多倫多建成集品嘗美食、體驗鹽浴、欣賞草原、駐足休息為一體的紅鹽驛站,為游客提供高質量體驗服務。